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数据量已经达到8060E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计算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也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为了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应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基于此,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东数西算”应运而生,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中国移动作为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将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为“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积极赋能。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移动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拥有的优势条件以及面临的挑战,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技术部总经理钱岭和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计划建设部总经理王汝军两位专家,为大家深度解读“东数西算”背景下,移动云的布局以及为行业带来的深远意义。
依托西部绿色能源,“东数西算”持续拉动经济增长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为何要将重要的数据中心放在西部地区?王汝军认为,一方面数据中心耗能较高,东部热点区域所承受的压力逐步显现,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另一方面,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是希望从全国角度进一步布局“新基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助力西部开发,并带动多个领域的持续发展。
在国家规划和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未来全国算力资源将向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聚集,数据中心布局将依托于10个数据中心集群。谈及算⼒网络枢纽节点和中心集群之间的关系,王汝军表示:“算力网络枢纽节点是国家统筹需求和资源规划的算力资源核心节点,集群是国家根据业务需求、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等因素规划的数据中心重点区域。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在数据中心集群基础上建设,一般1个算力枢纽对应1个数据中心集群,也有部分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对应2个数据中心集群,如长三角枢纽就包括示范区集群及芜湖集群。”
作为国家级的重点工程,“东数西算”必将拉动我国数字经济增长。有测算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数字经济增长0.33个百分点、GDP增长0.18个百分点。因此,“东数西算”将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带动GDP的增长。王汝军认为“东数西算”政策最利好数字产业,该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较强;同时也将给计算机、通信、基础软件等领域带来更多机会,对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也具备一定的拉动作用。相关的企业都将从中直接或间接受益,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就业。
加强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在王汝军看来,布局西部枢纽节点是一次数据中心和算力的供给侧改革,“东数西算”将从以下三大方面提升绿色能源的利用比例。
第一,缓解东部资源紧张,西部地区土地、能源等基础资源丰富,建设及运营成本更低,“东数西算”可以有效缓解东部资源紧张,有助于各类基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节约。
第二,增加绿色用能比例,西部地区的光伏、风电、水电等绿色能源丰富,有利于提升数据中心绿色能源利用比例,减少火电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有助于节能减排。
第三,提升数据中心能效,西部地区气候适宜、自然冷源充足,整体气温条件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PUE,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比,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移动云持续优化资源布局,全面赋能“东数西算”
不同地区对算力的需求不尽相同,这需要云服务提供商灵活应对。移动云资源的规划也将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为指引,进一步围绕枢纽节点优化资源布局,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据记者了解,目前移动云已经构建“N+31+X”资源池体系,中心节点和省节点已覆盖28个省份,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热点区域及西部枢纽节点,基本匹配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后续将对一些节点进行局部资源优化。此外,移动云在内蒙古、贵州、甘肃也设有资源节点,2022年将建成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节点,实现全国100%省份覆盖。“后续计划持续加大对西部低成本数据中心内蒙古、贵州节点的资源投入,满足‘东数西算’非实时算力需求。”钱岭如是说。
在资源的协调配置方面,移动云将加强东西部枢纽节点资源调度能力,加强各个热点区域内节点之间的资源协同能力,加强移动云中心与省、省与省之间资源协同,优化具备“东数西算”条件的产品布局,进行东西部算力调度试点,进一步提升资源服务能力和效能。
与此同时,“东数西算”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枢纽节点的定位,为移动云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带来了更多积极影响。钱岭认为:“‘东数西算’工程是移动云发展的政策机遇,移动云将充分利用此机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网强云、云网融合,提高移动云整体能力;移动云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王汝军也表示:“移动云将会有两大受益点,一是通过“东数西算”工程,移动云会更好地匹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移动云的发展,提高移动云整体算力。二是降低移动云碳排放: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充足的绿色能源,移动云在此建立数据中心,有助于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实现节能减排。”
未来,移动云将继续加大在算力国家网络枢纽节点的资源部署力度,移动云中心围绕8个枢纽节点开展重点建设,边缘节点将进一步向全国地市、县延伸,实现移动云的“中心+边缘”资源体系的有效覆盖。
挑战犹存,异步数据处理是关键
众所周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超级工程的实施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在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前提下,还要有序推进。那么,“东数西算”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遇到哪些阻力和挑战?
钱岭认为挑战来自3个方面。一是在认知层面,算力网络这种技术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让用户了解并接受这个概念和背后的逻辑,产业各方还需做很多解读和推广工作。
二是在业务层面,各行业已经习惯通过自建数据中心、租赁云服务等方式部署业务系统,而算力网络的概念是利用“算网大脑”实现资源的智能编排,调度泛在的算力,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业务将从传统的购买产品、部署系统,再对外提供服务,变成直接购买“任务式”的服务。用户需求将发生很大的转变,这对用户的业务流程和存量系统也提出了改造要求。
三是在安全层面,技术的演进、业务的变革,都需要获得用户的信任,才能实现“东数西算”的推广,如何保证“东数西算”的技术可信、业务安全是重中之重。
最为重要的是,“东数西算”落地之后,数据传输和计算将出现异地分割的局面,需要将“热数据”和“冷数据”区别对待,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安全、效率。
对此钱岭认为:这将对应用系统架构、数据处理架构、系统管理、系统安全都带来很多变化。
“东数西算”可以细分为“东数西存”“东数西训”等多种业务场景,不论哪种场景,都将对用户的应用产生影响。直观地看,用户原本在东部的完整应用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横跨东部和西部,跨度数千千米。“东数西算”是算力网络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虽然云服务商可以提供IaaS和PaaS层的资源管理、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但是仍然需要应用做出调整。
钱岭进一步表达了“东数西算”数据传输和处理的观点。首先,应用架构需要分布式改造,由单体或近程分布式架构改造为远距分布式架构。其中涉及数据传输、处理的时间大幅度延长,需增加重试机制等通信超时处理机制、加强跨域网络互联互通等。
其次,数据架构要从同步数据处理调整为异步数据处理,实时处理需要考虑网络时延大幅增加带来的数据访问变化。此外,还要考虑对分布式系统的统一管理。
最后,系统应用、网络和数据安全变得更具挑战性,需要考虑在分布式场景下的统一账号管理体系(如SASE)、多场景的数据访问控制、分布式多种云环境的安全保护(如CWPP)等。
钱岭表示,针对上述提到的种种挑战,移动云在技术与硬件方面均已进行了超前布局规划,同时正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部分专门针对“东数西算”场景研发的产品也已投入试点及实际应用。
“数字中国”春潮涌动,推进“东数西算”正当其时。相信随着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推进,移动云将持续提升整体云能力,继续勇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让澎湃的算力在中国东西部之间畅通无阻地流动,推动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