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三板斧
2006年时有人说,李善友做视频网站像个笑话,没有一个亿就不要玩视频网站。而当时李善友只有200万,还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那时北京带宽租用费,1G一年就要120万,他那点钱无疑是杯水车薪。李善友把办公室放在农民的房子里,没钱给员工发工资,而且在同行业里他是做得最晚的,怎么办?李善友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表示:“我梳理来梳理去,就用了三招。”
对于网站来说,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内容的来源。新浪的成功是因为巨资买断报纸、杂志的独家发布权起了相当的作用。网友为什么要把视频不传给成熟的土豆网而传给新的网站酷6呢?李善友采取了港台片里香港商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有钱大家赚”。酷6网与视频上传者分享广告收入。李善友认为,这对于早期的酷6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之下,酷6网吸引了数万名原创作者。广告商对网站的流量及其Alexa排名非常重视,流量不大的小网站很难有广告收入。李善友的第二招就是与百度合作,引入百度投资。百度自己不做视频网站,它把流量资源给了酷6.比如在百度贴吧上传视频,只能上传到酷6里。有了内容和流量的网站可以称作一个大网站,但却未必是一个赚钱的网站。像博客,有很大的流量,却一直找不到路径将其流量转化为收入。酷6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网站媒体与报纸、杂志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报纸、杂志对于广告商来说,更像一个展示平台,即使不能产生直接的销售,也可以理解为得到了其承认,有一定的品牌提升作用。而怎样把流量变成钱,是每个网站运营者面对的棘手问题。李善友想了个办法,叫“创意大家做”。“我发现很多客户愿意把广告植入到视频里面。”李善友说,“我们就让用户参与广告制作,内容就是广告,广告就是内容。我们鼓励他为客户量身定做一个视频,在网上去流传。我通过这个模式跟我的客户收费。”
李善友办法的优点在于,很多网站出钱买流量,而网友广告分成的办法,既买了流量又买了内容,网友不仅上传内容,而且为了自己的收入会尽力宣传网站。而让网友为客户做广告的办法,不仅能提高广告的实际影响力,还把没钱给网友分享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有节奏地引入风投
视频网站对服务器和带宽的占用最大,需要的刚性资本也是最大的。就像李善友所说:“视频分享网站需要大量的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我们行业而言,目前坦率来讲,资金越多越好,而且构成竞争的门槛很重要。”但李善友也承认,引入投资要讲究节奏和步骤。土豆、优酷已经四轮融资,失去了再融资的空间,只能通过非常规手段引入资金,这对于李善友是前车之鉴。李善友说:“创业者不能稀释过快。稀释特别快就会失去未来发展的空间。”
很多论坛会把李善友请去讲自己是怎样创业的,但李善友说:“我不鼓励MBA毕业创业,绝大多数的人都不适合创业。创业领导人需要很大的心智磨练,比如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对孤独的承受能力。创业很难很难,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创业是一事不成一场空的游戏。如果你的心智没有到这种程度,会打击很大,也很难成功。你是不是一个自我激励型的人?你是不是心里面有火的一个人?这也是一种天赋。创业不是锻炼出来的,是天赋再加上你的资源,你有没有朋友帮助,有没有贵人帮助,有没有上下游,这都是集合在一起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