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缺乏杀手级应用”,一直是IPv6的一块心病。
软件开发商、运营商一直在等待,希望能出现杀手级应用,促发用户量爆破性增长; 另一方面,用户也在等待,等待网络的成熟,以及内容的丰富。但是,如果运营商不具备IPv6承载能力、软件开发商不提供好的产品,用户自然没有使用IPv6的激情。没有足够的用户,何以去发现杀手级应用呢?如此环环相扣,IPv6进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
“教育领域本身有责任也有条件成为IPv6的试商用先锋。” 谢焕忠说,“在教育网这个实在的、每天都在用的、有庞大用户规模的平台上试行IPv6会有问题吗?很难讲,但是只有在真实运行环境才会发现问题,从而尽快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在IPv4地址用尽之际,平稳顺利地过渡到新的网络。因此必须有人敢吃螃蟹,先走这一步。”
在谢焕忠看来,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正是给了高校这样一个助推力。
据了解,该项目的目标就是要探索合理运营模式,大力促进IPv6业务试商用,在2010年年底前发展50万以上IPv6试商用用户; 同时,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设备规模生产能力,基本形成包括核心网设备、接入设备、终端设备、测试仪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希冀借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中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IPv6的一位支持者告诉记者,IPv6本身就是一个杀手级平台,其上能承载超乎人想象力的应用。但一些低调者却觉得,从本质上来说,IPv6与IPv4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能提供更多的IP地址,因此,IPv4上的应用实际上和IPv6上是一样的。只有等IPv4的地址确实被耗尽的那一天,才能迎来IPv6的春天。
其实,在这些争论还在进行之时,外部环境已经在悄然发生转变。当问及云计算及3G可能促发的IPv6商机时,王继龙认为: “云计算其实也算是IPv6的一种杀手级应用,它要让每一个终端都成为服务器,这会对IP地址产生更多的需求。另外,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智能手机、上网本、智能家电必将促使中国同时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中国近3亿网民,有1亿多IP地址,之所以大家感受不到IP地址的匮乏,不仅因为大量使用了内网地址,而且同时在线用户数还不是很多,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手里都在用智能手机收发邮件,以及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IPv4地址的危机将越发凸显。”
2008年5月,Google开始试水IPv6搜索,并推出了IPv6.google.com搜索页面,并与CERNET2实现千兆互联。“Google很有远见,首先,目前IPv6网络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成熟的高校用户,其次,当前IPv6网络上的带宽非常充足,谁捷足先登,谁就能在今后的发展中获益。”王继龙说。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