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供应方和需求方,市场就需要更开阔的平台来运作。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项目融资部总经理金爱珠表示:“域名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这次尝试挂牌域名项目,也是为联交所提升国际化运作能力打开思路,促进此类项目与国际资本的对接。”据了解,上海联交所将在几个月内大力推动出让方与投资人的系列对接,罗海航也期待能通过产权交易市场上的推介活动来将融资从“慢炖”促成“热炒”。但相关负责人表示,域名项目和技术专利项目不同,其价值体现和市场前景具有较强的主观辨别性,如何做好推介工作还需一番心思。
究竟什么样的人会对罗海航手上的域名感兴趣?虽然罗海航目前也给不出答案,但他说:“域名的价值体现在名字独特,受众广泛,而一些国家的相关行业、企业在域名申请上都有所疏漏,它们可能出于维护企业信誉、安全和竞争的考量进行回购。”罗海航表示:下一步,他可能会联系一些国家的对外商务机构、相对成熟的公司企业。
据悉,罗海航当时申请这些域名的费用较低,平均每个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每个每年的维护费为两三百元。如今这些域名的挂牌最低价格也有几十万元,最高的达几百万元。这意味着罗海航一旦转让成功其中一个,就可谓“一本万利”了。
掘金域名谨防风险
日前,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美国Verizon公司诉我国域名服务商OnlineNIC侵权案宣布了判决结果,在OnlineNIC缺席的情况下,美国地方法庭判决OnlineNic向美国Verizon支付3320万美元,同时宣布冻结OnlineNic的资产。据悉,OnlineNic是国内最早开展COM域名注册的注册商,COM域名的续费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美国Verizon公司于2008年6月对OnlineNic提起诉讼,称该公司注册的COM域名侵犯了Verizon的商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案冲击的不仅是OnlineNic一家企业,而是整个国内域名市场,它将对国内注册和使用COM域名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判决也为国内做COM域名投资者敲了一记警钟,尽管其对COM域名的投资初衷可能不是恶意的,但此次诉讼显示出来的风险,已经让投资海外域名成为了一个高危行业。如果苦心投资了数十个或者上百个有潜在价值的COM域名,一旦某日被某一家海外公司起诉,就可能面临败诉后倾家荡产的危险。
国内企业用户,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在注册海外域名时很难了解其所注册的域名是否与国外海量的企业用户当中的一个商标在相同或相近似,而且对商标权的认定上,国内用户也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一旦发生侵权诉讼,按照COM等海外域名所适用的美国法律以及此次判例的依据作用,企业在域名被强行收回、品牌受损的同时,还有可能面临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专业人士并不建议普通百姓盲目去做域名投资,因为域名投资者必须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准,除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洞悉域名的市场价值外,还必须要有商业评估能力,参考类似域名网站的流量、广告量等。相关专家也对网络域名之战表示出担忧:不少由恶意抢注域名而引起的争议纠纷也经常发生,注册域名时不要误触法规雷区。此外,域名投资虽然当前是风险小、回报大的投资,但投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眼力和远见,且不能期望立竿见影地获取短期收益。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