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风向Talks 2023”思享会在线上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作了以《数字原生》为题的主旨演讲,围绕技术转型、信息革命、数据资产、Web3、信任科技、元宇宙、技术周期律、经济学2.0、AI、数字原生共十个热门领域进行了前瞻性预测,这也是何宝宏博士连续六年在风向Talks思享会上展开的主题分享。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当下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而缺乏对于转型之后未来世界的前瞻和思考。数字化转型之后,数字原生的世界、社会形态、个人、企业、商品、金融和管理等走向何方?何宝宏在今年的风向Talks思享会上给出了个人预判。
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
数字原生代诞生于21世纪初,指的是从小就生活在数字化环境中,每天与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打交道的人。何宝宏认为,数字原生代的娱乐、社交、学习和购物等生活学习都发生在数字世界,并且将数字世界的语言视为母语,我们所谓的高科技数字技术也并不是他们眼中的高科技。数字原生需要在数字原生代基础上有两个方向的延展,一是从空间上的延展,从一代人到原生企业、原生应用、原生资产和原生理论的延伸;另一个是从时间上的延展,数字原生的企业等不仅包括2000年之后诞生的,也包括诞生于2000年前,但成功实现了数字转型的,具有鲜明数字原生特点的企业。
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工业4.0的母体和营养
对技术环境的适者,才有未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革命驱动的社会转型和发展史。何宝宏指出,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即技术革命期、产业繁荣期、社会普及期和母体营养期,技术革命中的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在应用层面的是转型期和原生期。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算力基础设施就像电气孕育了数字时代一样,将成为工业4.0的“母体”,为其提供营养。
数字资产可分为三类,数据价值演进将经历四个阶段
当前数据资产是之前数据内容资产的一种抽象,数字资产可分为三类,即内容资产,数据资产和加密资产,加密资产是先做好技术工具后做价值化匹配,数据资产则是先资源(价值)后资产化。
何宝宏表示,数据价值的演进将经历原始数据、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到数据资本四个阶段。数据资产建议多考虑相邻可能的创新,可以从软件、音乐等传统数字内容资产开始创新,目前业界从传统资产做起,其实绕了远路。大数据技术一方面扩大了数据资源的范围,另一方面则顺道将个人信息带入了数据资源。因此,在数据时代,除了做产权保护之外,还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数据资产化的过程中会引发新的危机。”何宝宏强调,十年前,我们需要解决数据“大”的问题;2020年,在数据资产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数据“隐私”的问题;2030年,数据成为大宗商品时代,我们需要解决“金融衍生品”问题。
Web3.0是互联网发展新岔道
密码学是创造可流动数字稀缺性的核心技术
每隔7年左右,都会有名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出现,每次还都不一样。目前,互联网发展正面临以元宇宙为代表的信息互联网以及以Web3.0为代表的价值互联网的“新岔道”。
价值互联网首先要制造数字稀缺性。密码学是创造可流动的数字稀缺性的核心技术。何宝宏认为,密码学的区块链应用,从数字产权开始构建数字经济大厦,而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证明了加密储值的可行性。他举例,就像容器是云原生中承载代码的工具,NFT是Web3中承载价值的一种容器,是用算法在新型基础设施上登记数字产权。需要注意的是,NFT只是做产权登记,不限制对相关数字文件的共享或复制。
基于VR的元宇宙在未来3—5年内依然会是小众市场
实现“生态化反”还需要更多时间
VR现阶段的体验并不像数字孪生,而更像是“数字植物人”,除了有视觉和听觉体验之外,还缺少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受。Meta Reality Labs相关负责人提出,理想的VR还有十大技术挑战。根据研究公司CCS Insight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VR和AR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下降了12%以上,只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1%,PC出货量的3%。现阶段,元宇宙依然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还没有找到最佳实践,需要积极探索,将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
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了创造
生成式AI在2022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内容创作方面经历了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发展历程。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可实现AIGC(内容创作方面经历了) ,未来可能发展到P-AIGC(专业人员指导下的AIGC)。
AIGC背后是一个大的模型。过去五年,由于大模型的参数指数级增长带来了大模型“智力”的指数级增长。2020年,机器基本只能完成文本生成,目前可以进行图像生成,未来能实现视频生成。2016年,机器视觉可以从图片中识别文字;2022年,机器实现了AI绘画,可以通过文字生成图像。
何宝宏表示,2022年AI绘画和ChatGTP的重要性不亚于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冠军的价值,这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内容科技的革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进步还体现在科学方面,目前正在兴起的AI编程的软件2.0,可以实现以代码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编程思维,即程序员只需要设定超级参数,普通参数将通过数据训练实现。生命科学方面,2021年AI发现了蛋白质结构,2022年AI生成了蛋白质结构,由此AIGC入选了《Science》2022年度科学十大突破。
算力是三次能源,芯片是数字世界的发电机
“风向Talks 2023”思享会
算力革命经历了记忆革命、通信革命和计算革命。何宝宏认为,数字世界的算力、运力和存力是“三次能源”,相较于电力发展,算力在标准化、易用性、普及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很大奋斗目标。
经济学2.0就是数字原生的经济
技术也有7年之痒
何宝宏提出“经济学2.0”概念,他认为,经济学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稀缺性”的定义,信息商品化的悖论、经济人理性等问题。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基于密码学、计算机/网络、数学/游戏伦理和经济学的加密经济学。当下的数字经济更多的是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的结果。未来,元宇宙、web3和加密经济是否可以称为数字原生的经济(数字经济2.0),值得我们期待。
此外,何宝宏对于技术的周期律给出了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互联网拥有7年之痒,每7年呈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1994年的Web互联网,2001年的宽带互联网,2008年的移动互联网,2015年的产业互联网到现在的3D/价值互联网。互联网也存在持续25—30年的库兹涅次周期,即从1969年—1994年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孕育期,走向1995年—2020年以“资本”为导向的繁荣期,最后发展到2021年以后以“ESG/基础设施”为主导的成熟期。
互联网的监管也存在周期。全球互联网监管在2018年之前都处于“放养”状态;2018年至2022年,互联网面临着全球性的“强监管”;2023年,监管方面将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此外,价值中心也发生了阶段性转移,从之前的硬件、软件,发展到现在正在从互联网转向数据(数据要素和数据资产),未来将转向内容。
演讲最后,谈及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原生的关系时,何宝宏表示,就像农业时代采摘狩猎转型成了种植驯养,原生出“三农”新业态,又如同工业时代推进农业机械化,原生出了工厂、工人等工业新业态,转型是追求变化,是过程,原生是进入稳态,是目标。他认为,转型是一场从原型到原生的“修行”,是“单行道”,具有“棘轮效应”,持续向目标靠近。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或数字原生代混居的时代,是一个新老交替的时代。Web1.0是传统世界的数字化模仿;Web2.0是互联网原生的开始;Web3.0是数字原生的探索。未来,数字原生企业会走向分布式自治公司、分布式自主组织。
何宝宏指出,未来,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共建未来的数字原生世界。我们需要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我们要将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要素化;我们要做可视化的且用户自主可控的身份体系;我们需要3D的内容,虚拟与现实要结合起来;我们要用科技创造信任;我们要用可编程的法律法规和契约;我们要用分布式账本来记录数字世界的历史;我们需要用算法实现分布式共识机制;我们要重新定义数字原生的企业和工作;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数字原生的货币和金融体系;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数字原生的安全和隐私机制;我们还需要原生的思想理论来解释这个原生的世界。
据了解,“风向Talks 2023”何宝宏思享会是“风向Talks”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风向Talks平台将继续围绕ICT行业领域前沿热点内容,邀请更多行业专家学者在线上分享交流技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