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的企业数据现在都在云端。在云计算方面,我们似乎已经跨越了鸿沟,企业经理们越来越相信,他们的数据是安全的,而且很容易从云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取。
但与此同时,实现这一切还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在将云服务集成到核心应用程序和操作方面。
这是独立的Oracle用户组与AWS合作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得出的结论。
企业“上云”知多少
对202位数据和IT经理的调查发现,现在,平均每4个字节的企业数据中就有一个由公有云供应商管理的。将近一半的新数据库项目是向公有云提供商开放的。
与此同时,仍将有大量数据留在现场。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转向混合云服务。该调查涉及受访者公有云部署的详细信息,包括应用目的、架构、应用深度和面临的挑战。
有趣的是,这些项目是为了替换现有功能,而不是支持全新的功能。虽然云服务通常被视为用于新建项目的平台,但58%的管理者表示,云服务正被应用于升级或替换现有系统。41%的人表示,他们最新的云服务项目是添加新的应用功能。
就架构而言,34%被研究的云服务项目是建立在混合模型之上的,而33%的项目建立在完全托管在云平台中的数据库上,比如服务供应者的基础设施。23%的云服务项目与作为服务应用程序的软件相关联。
企业“上云”,中国在行动
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后发国家,中国这几年奋起直追。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方面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去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今年8月,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指南》),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行动计划》与《实施指南》为各地方政府提供了明确指导并纷纷跟进。去年以来,内蒙古、山东、江苏、湖南、广东、浙江、河南、四川、山西、福建、辽宁、甘肃、广西、贵州、江西、湖北、河北、天津、宁夏、上海等20个省市区相继出台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上云。目前,各地在上云企业数量、云计算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容忽视,企业上云四大阻碍
虽然云计算风潮席卷全国,但企业上云并非一蹴而就。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915家企业中,已经应用云计算的企业仅有54.7%。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坦陈,企业上云面临四大“痛点”。一是企业上云意识仍需进一步提升。传统行业企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改造的巨大价值认识不足,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阶段,主动上云的动力仍需增强;二是企业上云用云深度不够,大部分企业上云处于初级阶段;第三大“痛点”是安全风险。因为云服务商的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软硬件故障、安全漏洞、网络中断、恶意攻击等安全问题造成主机宕机、数据丢失、隐私泄露事件频发,打击了企业上云的信心;第四是云服务商的产品、服务种类不够丰富,这也是阻碍企业上云的重要因素。
六措施发力,中国工信部助推企业“上云”
一是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向广大企业宣传上云政策,普及上云知识,分享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提高企业上云意识和操作能力。
二是提升产业供给能力。支持各地建设软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云服务商与行业用户深入合作,研发各类SaaS应用解决方案,丰富产品服务供给。
三是构建效果评价体系。组织第三方机构制定企业上云考核认定标准,引导企业循序渐进、深度上云。
四是强化安全保障能力。督促云服务商落实运营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技术和防护能力建设,切实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五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典型案例遴选,树立行业标杆,加快经验推广,扩大企业上云影响力。
六是发动各方力量,降低上云成本。鼓励地方政府对购买云服务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减轻企业上云负担,推动企业加快“上云上平台”进程。
【中国IDC圈编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