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司全在外地
记者发现,祭祀网站虽然收取了管理费,但在管理方面并不尽如人意。不少网站单方面规定,用户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登录一次,否则该用户建立的“网上墓园”就会被删除。
有过“网祭”经历的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多数祭祀网站由个人开设,用户如果中途停止交费,网站就会终止服务;如果网站关闭或用户资料流失,网民也很难有效维权。
为了招揽客户,这些网站的网络域名都打着“宁波”或者“宁波分站”旗号,但相对应的网络公司却不在宁波,而是在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网站上留的联系电话也全是外地号码。万一出现纠纷,将会大大增加维权成本。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几乎所有的祭祀网站目前都不对死者信息进行核实或者要求申请者提供相关证明,只要完成注册,随时就能建立“网上墓园”。于是就有网友搞恶作剧,为明明在世的人建立“网上墓园”,还煞有介事地“点蜡烛”、“上香”。记者在祭祀网站上发现了不少类似的恶搞。
网民呼吁完善管理
虽然目前网络祭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从网站的访问量、建馆量来看,很多网友还是愿意尝试网络祭祀的。不少人表示,每年清明节都有很多人涌向公墓,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压力。相比之下,“网祭”更环保更方便,希望“网祭”的管理能够有所改进。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徐仲敏处长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对于网络祭祀、市民申请“网上墓园”还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地方上的殡葬管理条例对网络祭祀也是个空白。到目前为止,市民政部门还没有收到过一家宁波的网络公司要开展相关业务的联系与咨询,对于外地的祭祀网站,管理难度较大。
徐仲敏表示,对于网络祭祀已出现的问题,他们已经关注并正在积极调研,初步意向是与我市殡葬同业协会一起进行规范,引导网络祭祀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 |